北京市朝阳区数字广告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十四五”广告产业发展规划》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朝阳区数字经济核心区优势,创新朝阳数字广告发展生态,旨在以数字化基础设施为依托,聚集众多数字广告相关企业、机构以及相关服务提供商,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支撑,并在朝阳区内形成产业生态群落,培育新发展动能,打造数字广告产业新引擎,助力北京建设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首都“四个中心”总体定位和朝阳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贯彻落实《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六部门关于促进数字广告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推动数字广告产业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统筹服务与发展,以数字技术与广告产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理念创新、技术领先、产业完备、业态蓬勃、服务优质、开放共享的国际化数智广告生态,将朝阳区打造成为全国数字广告发展的产业高地。
(二)基本原则
创新驱动,科技引领。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为基础,以数智化资源配置和数智化生产方式为依托,以数字化、平台化、智能化媒介矩阵为渠道,以多元数字模态内容形式为载体,具有数智化实时运作能力、全链路营销传播模式、全产业数智化竞合赋能的战略性新兴数智广告产业,成为带动区域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引擎和国际化数智广告发展的新标杆。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坚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营造良好产业发展氛围。充分发挥政府效能,促进“政产学研用”融合高效联动,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资源集聚,融合发展。以产业联动为纽带,注重数字广告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数字广告与文化、旅游、商业、金融、信息技术等产业的协同融合发展。积极构建数字广告产业生态系统,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与联动,实现跨行业协同增效,精准触达全球受众,提升品牌价值与商业影响力,塑造数字广告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创新引领、高效协作、价值共创的全新格局。
以人为本,人才兴业。高度重视人才在数字广告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一批数字广告领域的高端人才、创新人才和专业型人才;促进区内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使朝阳区成为数字广告人才汇聚的高地,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三)主要目标
聚焦“1234”发展战略,即“一个核心、两大要素、三层循环、四台引擎”产业发展逻辑(即以“生态建设为核心、人才与技术为要素、产业联动为循环、政策+技术+人才+资源为引擎”),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到2027年,将朝阳区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引领性的数字广告产业高地。
建成2个高品质的专业特色产业园,吸引至少5家大型数字广告企业总部或区域总部入驻,培育10家以上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本土数字广告企业,使我区数字广告产业营业收入实现年度5%以上的增长,突破1300亿;打造至少10个数字广告与文化、旅游、商业、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项目,培育新发展动能,打造朝阳数字广告产业新引擎。
二、主要任务
(一)推进数字广告产业链整合与升级
1.优化数字广告产业链结构。围绕数字广告创意策划、设计制作、媒体投放、效果监测等核心环节,聚焦数据驱动营销,积极引入专业的数据管理平台企业,高效整合、清洗和分析海量数据,为精准营销提供数据基石;招揽营销自动化技术企业,助力企业实现营销流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提升营销效率与效果;吸引具备创新能力的数字内容创作企业,运用新兴技术打造沉浸式、互动式广告内容,增强用户体验;引入专业的营销分析与优化企业,通过实时监测与深度分析,为广告投放策略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广告效果最大化,关注具备智能协同能力的广告服务商,提高新技术在广告场景中的应用。通过系统性地吸引上述企业,构建更为完善、更具活力的数字广告产业链,引导企业加强上下游协作,推动产业迈向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新阶段,提高产业链整体效率。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数字广告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局、文创实验区管委会)
2.引导搭建多元化服务平台。以区内优质企业为核心搭建项目合作、创业孵化等平台。以平台为支撑,带动中小微广告企业融入优质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参与项目合作,通过创业指导和资源支持实现协同发展。(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区科信局)、文创实验区管委会)
3.鼓励企业通过资本合规运作增强实力。支持企业以并购、重组、上市融资等方式,整合行业资源,扩大企业规模,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影响力。支持企业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对有潜力的初创企业进行战略投资,培育新的增长点。(责任单位:区发改委、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区科信局))
4.推动数字广告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鼓励企业加大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高新技术的转化应用,提升数字广告的创意水平、传播效果和经营能力。促进数字广告产业与文化创意、科技服务、金融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拓展数字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空间。(责任单位: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区科信局)、区发改委、文创实验区管委会)
(二)加强数字广告技术创新
1.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的资金支持。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数字广告技术创新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加强产学研合作,共同推动数字广告技术创新。鼓励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参与技术应用与标准制定。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数字广告领域的深度应用,提高广告的精准度和效果。(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区科信局))
2.大力支持传统媒体向数字媒介平台转型。引导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优化广告传播渠道,创新营销模式。(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文创实验区管委会)
3.推动数字广告技术创新应用场景示范。鼓励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使用区内企业的创新技术、产品、服务等合作开展应用场景建设。鼓励企业建设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不断跟踪和引入新的技术和理念,关注智能体、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在数字广告领域的应用前景。(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区科信局))
(三)优化数字广告产业发展环境
1.完善数字广告产业政策支持体系。制定出台促进数字广告产业发展的政策,针对头部企业引进,实施精准政策支持;同时设立专家考评组,对中小型企业依据其技术创新能力、市场潜力、发展前景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评,为企业提供财政奖励、金融信贷、土地使用、人才培养等方面支持,大力推动数字广告产业整体发展。(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区科信局)、区发改委、区商务局、文创实验区管委会)
2.强化数字广告行业自律。支持北京广告行业协会发挥作用,加强行业规范和自律管理。制定数字广告行业标准和规范,引导企业诚信经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参与数字广告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推广,争取在行业标准制定中占据一定的话语权,提升朝阳区数字广告行业地位。(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四)推动数字广告企业国际化发展
1.鼓励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支持数字广告企业参加国际广告展会、论坛等活动,加强与国际广告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企业开展跨境数字广告业务,拓展国际市场份额。(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局)
2.推动数字广告产业国际合作。依托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中国国际广告节、北京国际创意节、中关村论坛、ITEC等交流合作和重大活动平台,加强与国际数字广告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项目合作、市场拓展等活动。举办具有影响力的产业论坛、展览展示和广告创意大赛等。积极参与国际数字广告标准制定,提升我国数字广告产业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区科信局)、区商务局)
(五)加强数字广告人才培养与引进
1.加强国际人才引进培养。鼓励企业与国际知名高校、培训机构合作,加强国际人才引进和培养,吸引国际数字广告领域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来朝阳区就业创业。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广告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持续优化数字广告人才培养体系。(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文创实验区管委会、区商务局)
2.加强数字广告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与高校、人才协会等机构合作,开展数字广告相关的短期培训课程和实习项目,筛选、培养、引进一批优质数字广告专业人才。支持企业和培训机构开展数字广告人才培训项目,定期举办数字广告行业论坛、研讨会等活动,加强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学习。(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局)
(六)优化数字广告产业布局
通过行业展会、虚拟展会构建数字广告产业展示区,为数字广告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创新样态提供展示与应用场景,激发行业创新活力。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的数字广告企业。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数字技术产业的升级。依托国家广告产业园区提质升级,吸引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数字广告企业和相关上下游企业入驻,打造朝阳区数字广告产业园,初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推动数字广告产业与商业、文旅、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具有朝阳区特色的数字广告产业园区,助力朝阳区建设“一区多园”产业布局,力争打造数字广告产业创新高地。(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区科信局)、文创实验区管委会)
(七)构建产业服务平台
1.优化升级政务服务平台。优化政府服务流程,整合服务资源,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包括企业注册登记、税务办理、知识产权保护、质量认证、政策咨询及技术咨询、人才招聘、市场推广、融资对接等全方位服务,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精准支持与规范引导,实现企业办事 “最多跑一次”。(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政务服务局)
2.搭建企业孵化平台。加大重点企业引培力,大力引育行业领军企业,支持领军企业总部、区域总部落地;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重点引育产业链关键环节骨干创新企业。建立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增加优质企业源头供给。吸引行业领军人才创业项目落地,吸引一批掌握关键技术、拥有独特解决方案的创业团队,孵化一批数字广告企业与项目。(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区科信局)、区商务局)
3.搭建数智广告营销平台。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为企业提供精准营销、智能投放、效果评估等全方位的营销解决方案。通过整合广告资源、优化投放策略、分析用户行为数据,提高广告投放的精准度和效果,降低营销成本,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4.优化合规性咨询服务平台。发挥政府及行业协会的作用,围绕广告合规内容和要求开展定期合规培训;建立市监护园工作站,为企业提供容错纠错、审慎包容的监管环境。(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5.搭建公共技术共享平台。为企业提供数字广告制作技术设备的共享服务,有效降低企业制作成本。高度重视企业对算法和算力的急切需求。积极引入前沿广告算法模型,为企业精准营销、创意优化等核心业务提供坚实技术支撑。同时,配备高性能算力资源,保障企业在处理海量数据、开展复杂广告创意渲染及模拟任务时,能够实现高效稳定运行,从而显著提升企业广告制作效率与质量。(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区科信局))
6.搭建金融服务平台。依托朝阳区金融矩阵,充分发挥其涵盖银行、证券、基金等多元化金融机构协同优势,推动金融机构针对数字广告企业在资信评估、贷款审批等方面制定更为灵活适宜的政策,提供更有力的融资支持,为数字广告企业打造多样的融资渠道与创新金融产品体系。持续引入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多元化金融资源,助力企业提高融资效率。朝阳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融资窗口,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个性化融资咨询服务,精准匹配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资金需求。定期组织银企对接会,促进银企双方信息对称与深度合作,构建常态化沟通交流平台。深入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供应链金融等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全方位满足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发改委、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区科信局)、区政务服务局)
7.搭建校企产学研共创平台。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建设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实习实训基地等创新载体,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和应用创新实践。推动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通过校企合作项目,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区科信局)、文创实验区管委会)
8.构建企业协同成长生态。搭建数字广告产业技术服务平台,面向初创期、成长期企业发展需求,支持引导龙头链主企业通过股权投资、资源共享、技术设备支持等方式带动中小企业融入产业链。搭建数字广告客户资源对接库,积极促成企业与意向客户对接,有效提升企业的营销效果和客户转化率,实现企业与客户互利共赢。支持数字广告“硬核”企业、成长型创新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区科信局)、区商务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推动相关工作高效落实,特设数字广告产业发展工作推进专班。工作专班组长由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担任,专班办公室设在区市场监管局。成员单位包括区市场监管局、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区科信局)、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商务局、区政务服务局、区人才工作局、文创实验区管委会、街乡。专班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数字广告产业建设和发展工作。建立定期工作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加强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级、市级和区级相关产业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数字广告产业建设。依托朝阳区“1+7”产业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在财政资金、人才政策等方面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数字广告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三)加强人才保障
落实数字广告人才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数字广告人才库,加强人才储备和管理。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依托朝阳区“凤凰计划”人才支持政策为数字广告人才提供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福利政策,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四)加强监督考核
加强对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的跟踪监测和评估,定期对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建立清单管理机制,按照“项目化”“责任化”原则,逐项分解工作任务,逐年确定工作目标,逐一明确责任部门,有力有序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见附件)。